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类别:综合资讯 日期:2015/8/20 来源: 点击率:799 打印 关闭
2015年7月30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建材行业人才培养及职工培训工作顶层设计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秘书长孙向远主持,乔龙德会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综合部主任周清浩、科技部主任潘东晖、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徐洛屹、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江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文、南京工业大学院长沈晓冬、济南大学副校长王志、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卢忠远、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葛玻、盐城工学院院长吴其胜六所高校负责人。
会议现场
乔龙德会长(左)、孙向远秘书长(右)
会议上,孙向远秘书长提出为促进建材行业科学发展,培养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应进行人才顶层设计的规划,集中探讨在人才培养上把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结合起来的途径和举措。六所高校的教学负责人先后进行了发言。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陈文副校长提出了构建科教协同、行业协同、国际协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建材工业战略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并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建议:1.完善行业、企业和高校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2.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课程和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3.建立行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能力的定期评价反馈机制;4.探索企业职工培训和高校学生实习的有效衔接机制,把企业的入职培训与学生实习结合,将企业职工的阶段技能培训向学生开放;5.发挥行业高校优势服务建材系统,全面提升建材系统人才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南京工业大学沈晓冬院长在会议上介绍了本校建材专业的现状与优势,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举措,提出了建材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1.讨论制定十三五建材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2.重点企业人才培养和需求规划、计划;3.建立行业、企业、高校、市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联合培养和培训;4.加强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工人培训;5.提倡充分发挥联合会科教委的作用。
盐城工学院吴其胜院长表示建材行业正在向“生态化、节能化、功能化及高性能化”方向发展,面临“建材制备的生态化”和“新型建材的功能化”两方面的转型升级,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以协同创新模式联合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以解决人才培养目标与建材行业技术发展脱节的问题,并建议将人才培养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加强行业共性技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提倡专业、行业和企业“三业互动”,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济南大学王志副校长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确立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2.建立校企互利的合作机制;3.提倡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4.建议建材联合会设置会议主题,设立轮值主席,每年召开一次交流会。
西南科技大学卢忠远副校长介绍了本校实训基地和学生实习两大基地,并由人才政策解读入手,建议企业提出具体的人才需求方向和对人才的指导意见,参与到学生培养里来,希望大型、重点企业能够一起多参加此类会议,共同交流探讨。
洛阳理工学院葛玻副校长提出目前行业特色院校的“特色”在淡化,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时间短、效果一般;人才培养与行业适用标准的适度性不够,“产学研”结合度也不高。建议建立“产学研”协同开放合作机制,成立产教联盟,以制度来推动改革,达到信息共享、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倡开展校企合作,在学校建立企业服务站,在企业建立学校服务站,在方案、标准、平台、课程等方面共同合作,共同培养优质人才。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监督中心负责人徐洛屹所长介绍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培训中心挂靠单位——情报所的硬件条件和科技情况,表示会更进一步完善培训平台,做好培训工作。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教委潘东晖主任听取各高校负责人的发言之后,表示大家需求是一致的,目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产业跟不上发展,要确立顶层设计战略目标,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两翼齐飞”。
会议研究决定,建材联合会和六所高校将联手进行建材行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工作目标,为保障工作有序进行,双方计划签订战略框架协议。
最后,乔龙德会长做了重要发言。提出目前产学研并未真正贯通,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应与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结合起来,摸清行业情况,提出人才需求;建材行业要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制定相关岗位标准,更加地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